應用

技術

物聯網世界 >> 物聯網新聞 >> 物聯網熱點新聞
企業(yè)注冊個人注冊登錄

三十年磨一劍!豐田準備放大招:比混動技術更牛?

2020-07-16 14:20 雷科技

導讀: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宣傳被叫停,對業(yè)界也是一種警醒。

國外有調查報告顯示,不同國家對汽車的自動駕駛接受程度不一,對自動駕駛接受程度最高的國家是中國。顯然,這個結果也符合我國國情,高速公路發(fā)達,市區(qū)路況復雜,加上被造車新勢力各種安利,很難想象人們不對自動駕駛感興趣。

當然,一個國家對自動駕駛的接受程度更高,也間接體現了該國消費者法律風險意識的薄弱。近日,歐洲有司法部門開始對市面上的自動駕駛宣傳進行打擊,首個躺槍的企業(yè)毫無疑問就是特斯拉...

德國慕尼黑法院7月14日裁定,特斯拉在德國的廣告宣傳誤導消費者,今后不得再聲稱或暗示其車輛具備自動駕駛功能。

目前自動駕駛項目的領跑者百度Apollo和谷歌Waymo仍在測試階段,特斯拉卻肆無忌憚的宣稱自己擁有“自動駕駛”,實際上車主擁有的Autopilot功能不在其宣傳范圍內。即便是搭載了具備自動駕駛能力的FSD系統(tǒng),實際的體驗也并不完善,還頻發(fā)事故。

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宣傳被叫停,對業(yè)界也是一種警醒。而前段時間市值被特斯拉超越的豐田,在自動駕駛領域上也有新布局。近日,豐田獲得了北京市2020年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資格,并計劃投放4輛自動駕駛測試車在北京進行道路測試。

(數據來源:智能車聯產業(yè)創(chuàng)新中心)

在自動駕駛領域,豐田過去已經投入了不少財力與人力,過去2-3年里,豐田斥資40億在美國成立研發(fā)中心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(TRI),專門研發(fā)豐田的自動駕駛技術。在移動出行方面,豐田還與軟銀公司成立合資公司,旨在建設豐田的自動駕駛移動服務平臺。

以上種種跡象表明了豐田進軍自動駕駛行業(yè)的決心,在2018年的CES展上,豐田章男也曾表示:“豐田要從一家汽車公司轉變成出行公司。”此番話對在座很多熟悉豐田的人都不會感到震驚,當年的豐田從生產織布機到生產汽車,如今再度轉型,對手不僅是特斯拉等高新科技車企,還會是谷歌、蘋果這些科技巨頭。

發(fā)展自動駕駛要有“匠人精神”?

很多人都知道豐田的新能源技術在九十年代便開始發(fā)展,THS混動系統(tǒng)的高可靠性也成為后人的一段佳話。同樣在90年代,1990年豐田提出了開發(fā)以研究“交通事故零傷亡”為最終目標的自動駕駛技術,豐田把整個理念體系命名為Mobility Teammate Concept。

豐田認為未來的汽車能夠讀懂人的感情,與駕駛員建立一種伙伴的關系,并進行輔助和保護,從而將車輛發(fā)展成一個移動的機器人,也能讓老年人和行動不便人士享受汽車帶來的出行便利。

暫且聽上去有些天荒夜談,我們來看看豐田這些年都做了哪些相關的技術?

豐田的Mobility Teammate Concept分成兩條路徑開發(fā)自動駕駛技術,分別為Guardian(監(jiān)護人模式)和Chauffeur(全司機模式),前者為高級駕駛輔助,后者為完全自動駕駛,看上去有點類似特斯拉的Autopilot和FSD。

先說Guardian(監(jiān)護人模式),這個系統(tǒng)為高級駕駛輔助系統(tǒng),它負責監(jiān)控車內外環(huán)境,從而在必要時介入駕駛員的操作,使車輛達到安全的狀態(tài)。這個系統(tǒng)的角色似乎讓人聽了云里霧里,其實從實際應用來看,它就是豐田安全套裝TSS的雛形。通過主動剎車、車道保持系統(tǒng)等功能保證車輛安全,從而達成L2級別的自動駕駛。Guardian系統(tǒng)在2017年上市的雷克薩斯LS上得以搭載,如今這些主被動安全配置也已經下放到雷凌、卡羅拉等車型上。

Chauffeur(全司機模式)則是我們常聽到的L4、L5級別自動駕駛,即完全的自動駕駛系統(tǒng)。豐田在2018年1月便開啟這個系統(tǒng)的測試,測試車型為雷克薩斯LS 600hL。

這輛經過改造的LS 600hL配備了雷達和多部相機,包括了車頂、車頭的激光雷達,還有車頂前后及左右兩側的雷達與GPS天線,車頭兩側左右也有三枚的攝像頭列陣。盡管這輛車看上去十分不美觀,但在沒有高精度地圖的輔助,測試車也能達成L5級別的自動駕駛。

到了2019年1月,豐田再推出基于雷克薩斯LS打造的P4自動駕駛測試車,這次測試車運用了Guardian和Chauffeur相結合的雙路徑自動駕駛系統(tǒng),在感知性能上得到了極大的改善。

從1990年到2019年,豐田的自動駕駛技術一直處于低調研發(fā)的階段,整體依舊在追求主動安全技術,而從整體理念來看,豐田的自動駕駛并非真正意義上取代駕駛者,而是從輔助和保護的角度上與駕駛者建立聯系。在關乎汽車安全的層面上,日本人是堅持一貫的“以人為本”,通過對一項技術的精雕細琢,或許能成就一個媲美豐田混動技術的自動駕駛系統(tǒng)。

以創(chuàng)造出行系統(tǒng)為目標

上文還提及到豐田對未來出行的想法,除了發(fā)展自動駕駛技術,豐田還有一個極為大膽地構思——打造智慧出行系統(tǒng)。當自動駕駛完全普及后,E-Palette作為出行載體將會構建一個“零傷亡”的交通系統(tǒng)。

豐田在2018年的CES電子展上首次公布了出行產品E-Palette,這款車型除了擁有“盒子車”的造型,還會搭載完全的自動駕駛系統(tǒng)。同時車型利用平臺化的優(yōu)勢(類似TNGA架構的延伸),用戶更可以把自己的產品艙放到E-Palette進行物流運輸,達到載人和載物的高度共享。

當然,豐田還為此搭建了一個名為MSPF的專用移動服務平臺,目前平臺聯盟已有亞馬遜、滴滴、馬自達、必勝客和Uber等的加入,豐田方面還計劃將20輛E-Palette亮相東京奧運會,同時負責接送運動員。不過目前來看,由于東京奧運會的延期,我們也只能等到明年才能看到E-Palette的面世了。

寫在最后:

與特斯拉的高調宣傳對比,相信更多的人會欣賞豐田的低調研發(fā)。從最初的“零傷亡”目標,再到智慧交通系統(tǒng),這個布局會給未來的汽車出行帶來巨大革新。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,具備“豐田品質”的自動駕駛系統(tǒng)很快就能與我們見面。